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 第一卷 第52章 卢阎王(第3页)

第一卷 第52章 卢阎王(第3页)

历来科举分三榜:南、北、中。

所谓三榜,并非名次,而是按地域划分。

南榜占优,江浙、南直隶学子才华横溢,录取比例最高。

北榜次之。

而中榜所属的云贵川、凤阳四地,历年皆为陪跑。

明制规定,一科百人上榜。

南榜取五十五,北榜三十五,中榜十人。

不管实际水平如何。

这意味着,即使西南之地无人及格,也要硬取十人上榜。

即便南方学子满腹经纶,也只能取五十五名。

所谓祖制,实则桎梏。

卢象昇便是南榜出身。

他太清楚这种制度压下了多少真才实学之士。

而如今崇祯废除了地域限制,录取名额不设上限。

更是以民生为题。

这意味着,谁真懂百姓疾苦,谁能以实用之学治世安民,便能中举。

卢象昇感慨万千。

而崇祯看着他,更是他妈的感慨。

面前这位浓眉阔面、气势逼人的读书人,与印象中的儒生迥然不同。

他没有曹文诏的肃杀威势,也没有孙传庭的儒雅锋芒。

若要形容,只能说他有股匪气。

崇祯六年,他声名鹊起。

那一年,天下第一次听说天雄军。

第一个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高迎翔。

汝州之战,高迎翔三十万贼众压境,卢象昇率兵迎战,溃其军。

确山之役,穷追不舍,逼得高迎翔几近跳崖。

滁州之围,高迎翔再起,卢象昇又至,贼军再败。

归德追击,高迎翔被打成孤军。

此后李自成、张献忠等叛军,无不闻其名而色变。

卢象昇不讲虚头八脑的谋略,只认一个字,打。

面对面开打。

打到敌人心胆俱裂,打到再也不敢与他正面接触。

于是,叛军间流传起一句话。

“遇卢阎王,不战为上。”

后世史书记载,他战死之时身中数十箭,仍拄刀不倒。

而眼下,这位“文官屠匪”的猛人正立在御前,神情拘谨。

崇祯淡淡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