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见你,也就是不见任何想弹劾你之人。
此意再明显不过,陛下不欲置你于死地。
辞官归乡吧。
也许……还能保你儿一命。”
施凤来久久无语,终于俯身一拜。
“下官,谢大人提点。”
回府后,他独坐书房,沉思半刻,长叹一声。
以吾之心智,已看不清这朝局走向。
提笔写下长奏。
字里行间,并没有提及李国普与登州之事。
满篇皆是,教子无方、愧对皇恩、请辞归乡。
并自请捐出全部家产,以资明堂。
写完后,又长长叹了口气。
叹息的是,看透之后的无奈。
他知道,自己已被陛下放生。
而李国普……迟早要死。
果然,一日之后,圣旨下达。
准许施凤来辞官归乡。
施东学革职,杖三十,驱逐出京,永不叙用。
李国普得知此讯,微微皱眉,却又暗自窃喜。
果然,陛下未让他开口。
陛下,需要我这样的臣子。
……
休沐近一月的早朝,终于再启。
群臣齐聚,气氛肃然。
众人皆知,这一次陛下开朝,只为一事!
科举。
如今的早朝,朝堂上空空荡荡,少了接近一半官员。
钱谦益望着显得空旷的朝堂,心中窃喜。
几日前,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南京吏部右侍郎钱龙锡的密信。
信中一句话让他如醍醐灌顶,
“内阁统六部,今阁臣领尚书,是重之而权愈隆。
抑使六部制之而权反削?”
这话一下点醒了他。
内阁本是总领六部,但如今六部尚书之职,全由内阁大臣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