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崇祯忍不住苦笑。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真正的猛人。
好用,却难驾驭。
想驾驭得住,不仅要权威,更得有手腕。
大明要兴,靠的就是这些狠人。
可要命的……也是他们。
刚敲打完曹化淳,让人头大的毕自严又来了。
每次他踏进东暖阁,崇祯就感觉自己兜里的银子要往出蹦。
八大晋商与藩王抄家的银子还没完全清点出来。
毕自严就已经从他兜里扣走了四百多万两。
崇祯一想到这茬就来气。
“臣有一言,不知陛下可否容禀?”
“不容。”
“既然陛下想听,那臣便畅所欲言了。
如今科举将至,但考题未定,主考与监考人选亦悬而未决。
陛下若不早作定夺,恐失天下之心……”
崇祯挥手打断。
“这与你户部何干?
此事朕自有定夺,退下吧。”
“臣还有一言,请陛下容禀。”
“不允,朕不听。”
“好,既然陛下想听,那臣便畅所欲言了。”
这老家伙压根不看崇祯的脸色,自顾自地看着脚尖滔滔不绝。
“臣以为陛下军饷加倍之举,实乃大善。
不但能使将士安心戍边,亦可贴补家小,昭示陛下仁恩。
但臣以为此中尚有不足。”
崇祯冷笑,朕就知道。
果不其然,来了,又来了。
“以往边军寄银回家,多托熟人携带,或经驿站传递,多有不便。
臣以为,可于边关设立官银号,令军士可存银取票,再由驿站送票回乡。
家人持票至各地官号兑取。”
崇祯听完,嘴角一抽。
妈的。
这老东西,莫不是真从后世穿越而来?
银行都被他想到了?
本来还想凭银行这个创意在朝中立威、震惊百官。
结果被毕自严抢了先。
这下好了,朕这英明神武、天纵英才的人设,还怎么立?
想要让银子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