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邸的杜学士,偶尔也会将自己关进书房。
在值房内没想透彻的事情,换一个地方,或许会打开新的思路。
他是首辅,放在过去,那是丞相,或者称之为宰相。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他所思考的问题,无一不是与帝国的命运紧密相关。
可今日,他却在揣摩一个人物。
皇帝!
依照他的判断,皇帝虽然极为睿智,可毕竟受限于经验。
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对政务的判断,皇帝的表现都不够老练。
所以,杜学士将皇帝的主动让权,归结于皇帝的藏拙。
当然,皇帝主动修复同文官集团的关系,制造君臣一心的和谐局面,也是原因之一。
就在杜学士享受着权力的美妙之时,他的内心深处生出了一丝丝的不安。
这缕不安,来自于当年寒窗苦读之时,从史书中悟出来的道理。
那就是:
没有哪位皇帝,会甘心让出手中的权力!
今日有多欢乐,将来的下场就会有多凄惨!
杜学士的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
值房,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像这种大逆不道的揣测,还是得改在家中的书房进行。
就在杜学士陷入对未来的苦苦思索时,脑海中突然划过了一道亮光。
不知不觉之中,朝廷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户部的预算;吏部的考核;兵部的调度;工部的革新;还有刑部的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刑部的高效,源自于顺天府和锦衣卫的高效。
至于像驿站改革之类的小动作,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的官员,务虚的少了,务实的,要多上许多。
这种悄无声息的影响,比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更加高效。
思索许久,杜学士只觉得眼前白茫茫一片——
就在杜学士独自琢磨的时候,皇城内的另一间书房内,那对父子也在进行深入的沟通。
“父王,那管事已经被处理掉了!”
中年人神色轻松。
“多此一举!”
老王爷发出了一声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