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刚散,天下局势初定,孙权丝毫未曾懈怠,目光已锐利地锁定到交州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一场精心谋划的布局悄然展开。
彼时的交州,士燮家族经营多年,根深叶茂,有着较强的地方影响力。
孙权谋定而后动,认定强攻绝非良策,于是先采用政治渗透的手段,派遣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步骘为先锋,带着诚意与橄榄枝踏入交州。
步骘抵达后,没有辜负孙权的信任与重托,不急于彰显武力,而是主动与士燮接触,传达孙权的善意。
孙权积极推动宗室联姻,将孙氏家族与士燮家族紧密相连;同时通过册封,赋予士燮更高的地位与权力,让他成为江东在交州明面上的代理人。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士燮感受到孙权的重视与尊重,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曹操,转而归附更近距离的孙权。
这为后来孙权进一步掌控交州奠定了初步基础,但这只是他计划的开端。
建安十五年,孙权果断下令让步骘率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南征交州。步骘肩负艰巨任务,进军途中谨慎观察交州各方势力的动向。
行至苍梧郡时,苍梧太守吴巨拥兵自重,对步骘的到来表现出明显的抵触与戒备。
步骘审时度势,吴巨手握五千兵马,若强攻,不仅己方会有重大伤亡,还可能引发交州其他势力的联合抵抗。
于是,步骘先给吴巨送去一封言辞恳切的劝降信,阐述天下大势,表明归附江东才是顺应潮流之举,同时暗示若负隅顽抗,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吴巨收到这封威胁信后犹豫不决,权衡再三决定亲自前往零陵郡迎接步骘,想借此试探虚实。
步骘不动声色,以极高规格接待他,表面和谐融洽,暗中却早已部署妥当。
不久后,步骘邀请吴巨到刺史官署商议要事,吴巨毫无防备地前往,等待他的却是精心布置的陷阱。
官署中庭,刀斧手瞬间涌出,吴巨来不及反抗便身首异处。步骘借此机会迅速收编其军队,掌握了苍梧郡的局势。
解决吴巨后,步骘并未停下脚步。他深知要真正掌控交州,还有诸多阻碍需清除。苍梧南部的郁水一带,残留着许多吴巨与原交州牧张津的旧部,这些人对他的统治极为不满,时常发起反抗。
步骘一方面加大军事清剿力度,派遣精锐部队围剿反抗势力;另一方面采用安抚政策,对愿意归顺者给予宽大处理,吸纳他们加入江东阵营。在恩威并施的策略下,郁水一带的反抗逐渐平息。
随后,步骘将目标对准南海郡。南海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繁荣,是交州的核心区域之一。
步骘先切断南海郡与周边反抗势力的联系,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接着发动凌厉的军事攻势,水陆并进、步步紧逼。在强大压力下,南海郡的守军最终选择投降。步骘顺利占领此地后,立即着手整合交州的政治与军事力量,在各地推行孙权的法令与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在这个过程当中,步骘展现了他作为读书人的军事能力。
在江东势力向交州扩张的过程中,孙权始终在后方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不断为步骘提供物资与兵力支持,同时在外交上巧妙周旋,防止其他势力趁机干涉。
经过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与步步为营,孙权已经掌控了大半个交州,为江东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与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