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县苏维埃 > 部分老红军名录(第1页)

部分老红军名录(第1页)

廖汉生

1911年生,土家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桑植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三军第九师政治委员。1929年参加湖南桑植苏区游击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代表,湖北鹤峰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部秘书。1934年5月,红三军进驻黔东时任红九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红二、六军团印江木黄会师后,任红六师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六师政治委员。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独立第二旅,襄南地委,江汉军区,晋北野战军,晋绥军区第一纵队,第一野战军一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政治委员兼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于1983年10月和1984年10月,先后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纪念馆”和“周逸群烈士故居陈列室”题写匾额。

王恩茂

191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江西永新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干事、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中共湘鄂川黔、川滇黔省委秘书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来到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湘鄂赣军区、中原军区三五九旅、吕梁军区、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南疆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兼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11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任上重返黔东革命老区视察。

杨秀山

191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沔阳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三军第七师总支书记。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政治部宣传员,红三军第七师政治部宣传队长、七师总支书记。1934年5月,随红三军进入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同年10月,红二、六军团在印江木黄会师后,历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一团、十二团政治委员,第四师副政治委员。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骑兵营、三五八旅、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第一野战军第四师、第二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高级系班主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院校部副部长,总参军校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后勤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仁杰

原名周球保,191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茶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团长。1929年参加茶陵地方游击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二十三师机炮连连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团长、第十六师师长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二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一旅旅长,热河军区第十七旅旅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三十三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副军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5月,在中顾委委员任上专程视察了黔东革命老区。

朱辉照

1911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江西莲花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政治委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任红六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巡视员、团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独立第一旅、晋西北军区第四军分区,延安中央党校、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一旅、晋绥军区政治部、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一野战军三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军委民航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转连

191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茶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团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团长、第十七师师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模范师师长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旅参谋长,南下第二支队司令员,三五九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师长兼合江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副军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军长兼赣西南军区司令员,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余立金

191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大冶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委员。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新四军政治部、教导总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新四军第二师,淮南军区,华中党校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中国民航总局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余秋里

191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江西吉安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八团政治委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吉安赤卫大队分队长、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大学第四分校连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后任红二军团团政治委员。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军委直属政治处、总政治部,八路军一二〇师、晋绥野战军,第一野战军一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冼恒汉

1911年生,壮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西田阳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党总支部书记、五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第四师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教导团、师政治部,独立第一旅、三五八旅,晋绥野战军政治部、第一纵队政治部,第一野战军一军、七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顿星云

191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石首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连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任红六军第四十六团班长,红三军第二十三团排长、连长,第七师十九团连长,红二军团总指挥部作战科科员,第四师十二团营长,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团长。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七一四团,延安军政学院,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独立第四旅,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第一野战军二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晏福生

1904年生,中共党员,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醴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政治委员。1923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任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二十二师四十九团特派员;红六军团四十九团政治委员、第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十六师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与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三五九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十八师、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06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醴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团长。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第九团班长、排长、连长,红十八军第五十二团营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团长、五十一团团长,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后历任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长,红三十二军参谋长。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湖南抗日救国军、中原军区三五九旅、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一野战军二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长,南疆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黄新廷

191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洪湖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三军第九师连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连长、营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参谋长、团长。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三五八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旅长,西北野战军一师师长,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军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原名彭栋才,191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江西吉安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政治委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兵工厂政治委员、红六军团保卫局局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十六师副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随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军委分会、浙江吴兴县抗日游击队、中共浙西特委、新四军金肖支队、新四军第一纵队二旅、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第三野战军三十二军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旅顺基地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海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谭家述

1909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茶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参谋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东独立第一师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二十二师师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参谋长等职。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任红六军团参谋长。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教员。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5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高炮指挥部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朱绍田

191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桑植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三军第九师政治委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军部警卫班长,警卫营政治委员,第四师、第九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1934年7月,在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常委。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第三支队、冀中军区第六支队、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延安温家沟兵工厂、中原军区第三军分区,晋绥军区第五旅政治部、第十军分区、第十旅,第一野战军十九师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师政治委员,解放军第五十文化速成中学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段苏权

1916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茶陵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红二、六军团黔东独立师政委、中共黔东特委书记。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4年10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到达黔东,参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是年10月下旬红二、六军团转战湖南后,受命担任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治委员,留守黔东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长达两个多月,身负重伤,在伤未

痊愈的情况下,经过千辛万苦找到部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热河军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冀热察军区、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东北军区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军长,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战略教研室主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3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来到黔东革命老区,并前往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地视察。

王绍南

1906年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北天门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师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卫和拓展斗争。以后历任红二方面军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教导团队长。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江汉军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晋绥军政干部学校等任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

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第一步兵学校校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部副主任、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