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姝被她逗得失笑,抬手理了理翟衣的衣襟,缎面太厚实,裹得周身像笼着层热气。。。再不赶紧进殿内,她觉着快离中暑气不远了。
众人三三两两的说着话踏上玉阶,齐嫔还在念叨曲婕妤,孟姝已瞥见殿内的冰盆,心里先松快了些。
在殿内歇了没半盏茶的工夫,远处便传来“圣驾到”的唱诺声。众人连忙起身整衣,就见皇上携皇后缓步而入。
孟姝率众嫔妃行福礼,皇后缓缓行至孟姝身前,凤袍上的翟纹与孟姝的吉服遥遥相应。她眼角含笑,目光在孟姝身上流转,“今日是瑾妃的好日子,妹妹容光焕发,瞧着比往日更添几分气度。”
皇上第一回见孟姝这般妆扮,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亲自上前扶她起身,刚说了句“今日不必多礼”,司礼官便上前躬身道:“启禀皇上,已到巳时三刻,吉时到。”
礼官手中的金吾杖再次叩击地面,“笃”的一声过后,阶下乐工当即奏响大典乐章。
司礼官持着鎏金礼牌肃立殿中,高声唱喏:“瑾妃接册——”
孟姝由绿柳与冬瓜左右扶着,踩着云纹锦履缓缓至大殿内的礼案前。
“。。。。。。政和二年六月初九,皇长子满月,定名‘璟’,序齿为长,载入宗谱,即日入册玉牒。”
司礼官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带着礼制特有的庄重,“。。。。。。咨尔瑾嫔孟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诞育皇嗣,功在社稷。今同日晋封为瑾妃,赐金册宝印。”
最后一字落地的瞬间,殿外钟鼓轰然齐鸣。
十二名内侍手捧金盘依次而入,盘中盛着妃位冠服、印玺,及数件珍贵的御赐之物。
“臣妾孟氏叩谢天恩,今蒙圣恩忝居妃位,必当克勤克慎,恪守妇德宫规。惟愿陛下万岁千秋,皇嗣昌隆,六宫和顺。”
孟姝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亮。
往后她不仅是皇长子的生母,更是要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瑾妃。
礼毕,双手举过头顶亲手接过印玺,绿柳移步上前接过冠服。
梅姑姑抱着襁褓中的小顾璟站在孟姝身侧,小家伙不知何时醒了,小脑袋在襁褓里蹭了蹭,像是在应和这殿内的喜气。
册封礼结束,齐嫔率先转身,率领身后一众嫔妃向孟姝行跪拜礼,“臣妾等恭贺瑾妃娘娘荣升之喜!”朝贺声在殿内漫开。按旧例,孟姝需次日在灵粹宫设贺宴,但鉴于北疆战事正起,宫里一切宴饮从简,这道流程已被皇上特旨免去。
朝贺礼毕,众人稍作休整,便要转往满月宴。
不过在开宴前,皇上要携百官亲赴太庙祭告,将皇长子定名入册的事禀明列祖列宗。
皇后带着各宫嫔妃在麟德殿等候,此时一众宗室命妇也早已聚在偏殿等候参加满月宴了。
孟姝叮嘱董明照顾好玉奴儿,余光看向李乳母,李乳母随在众人身后,离开大殿前向孟姝缓缓点头。另两位乳母心中惴惴不安,方才隐隐察觉身体异样,但碍于场合不敢表露分毫,只是强忍着,鬓角的碎发都被汗濡湿了。
两个时辰后,太庙那边的祭告礼刚毕,昭告内外的圣旨便已备好。
礼部的官员捧着盖了“皇帝之宝”印玺的圣旨,从东华门出宫。圣旨以明黄绫缎书写,墨迹是皇上亲笔:“。。。。。皇长子顾璟,系瑾妃孟氏所出,满月定名,特入玉牒,告于太庙。”
圣旨先送往宗正寺存档,再由驿马传往各府城郡县,贴在城门口的告示栏上,让天下人都知晓皇长子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