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谴人问五仁,可有何话要辩解?
五仁还在病中,什么也不想说,也无话可说,只让人备好了棺木。
不出所料,紧跟着便有许多大臣联合上书,请求诛杀五仁。
史弼沉默多日以后,只让人封了她的私邸以平众怒。
“五仁纵有错,于国亦有功。功过相抵,又已引咎而退,便不再追究。一切到此为止。”
同时当着满朝文武宣布:“凡史氏子孙,永不负五仁。有违此言,天人共戮之。”
意即,他还承认五仁于他于史家的大恩。他不会杀五仁,史家子孙也永远不得害五仁性命,否则谁都可以……
如此一来,那些请求诛杀五仁的声音自然也就消弭了。
百姓这才知道,尽心为公、清廉爱民的辅国太尉,原来曾犯下那么多的罪行!
虽也有人不信,禁不住如山罪证,甚至太尉自己都没有一字辩驳。
国君抄家封府看来也是无奈之举,纵使如此,他也没有杀太尉。
老百姓看到了一个知恩重信、有情有义的国君,对其更加敬服。
就这样,五仁的形象一夕间被颠覆、影响逐渐被淡化。
武官之长的金吾太尉本就由史家人担任,而今辅国太尉之职也交到了能让史弼真正放心的人手里。
史弼至此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次年春,阎桧因罪被杀,罪名不知。
第582章亭亭净植
史弼算是出师了,五仁想。
但不是她教的。
野心和欲望才是最好的老师。
集权于一身的史弼终于可以再无障碍地行使君王的权利,只可惜他并没能来得及大展拳脚,在五仁引退的第二年底便突发急症,薨逝于赤乌殿中。
消息传到五仁耳中,她仅是点了下头。
拢了拢身上的披风,仰头看了看天:“起风了啊。”
侍女问:“还去山上走走吗?”
五仁摇了摇头,转身回房。
没走出几步,手撑住墙,一口鲜血蓦地喷出。
“先生!先生!!”
在侍女的惊呼声中,五仁昏迷倒地。
辜百药赶来,诊断之后,神情凝重。
南柯小筑守卫增多,仅有的几个仆役也被遣走,五仁到底还是成了笼中孤燕,彻底失去了行动自由。
继任国主是史弶,下达这一系列命令的也是史弶。
五仁与史弶的关系虽不如史弼亲厚,一向也还算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