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忌恤近忽远。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谓仁胜……”
“……忌听谗惑乱。御下以道、浸润而行,此谓明胜……”
“……忌是非混淆。不徇私情、法度严明,此谓文胜……”
“……忌好为虚势、不知兵要。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谓武胜……”
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对治军之道的细致阐述以及数次战役的战术分析,而且这些战役还十分之熟悉。
琢磨了一阵,很快恍然——分明都是他亲历过的战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谋天下者的劝谏之言,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也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如何?”
原文深奥,姜佛桑恐他难以理解。好在巫雄时以及前一阵听他说过不少行军打仗之事,又翻阅了一些相关典籍,自己先理解透彻了,再多方面综合起来,用更直白浅近的语言书写。
还额外补充了一些水陆战的案例,皆是从先生那听闻的精彩“戏说”。或许做不得真,但尚可一观。
“统帅三军不能光靠武力。秉赋、好恶、待人接物、决断处事,甚而是兴致偏好,都能影响到一场战役的胜败——”条分缕析罢,末了又道,“我知你久经战阵,几无败绩,与你说这些未免班门弄斧……”
此前一直认为,萧元度虽则骁勇,却是好勇无谋。
后来发觉他也并不是全然无谋。
在领兵作战上,他既有旁人罕见之勇力,亦有种近于天然的敏锐。
然精于排兵布阵,并不意味着同样擅长谋算人心。
古来多少名将,躲得过沙场刀枪剑雨、坑坑陷陷,最终却死于朝中内斗、权臣构害。
萧元度若然能将沙场上的那份敏锐用于内宅阴私或权争利斗上,前世也就不会被人算计到那般地步。
姜佛桑也没指望这一卷书就能帮他识破所有鬼蜮伎俩、补上所有缺漏。但有小小裨益,就足够了。
“不。”萧元度低语。
这哪里是班门弄府?这简直是本宝书!
萧元度虽惯于征伐之事,也是前世多年间风里来雨里去积攒下的经验。
他并非没吃过败仗,这次败了下次赢回来便是——从没有人为他分析过以何胜以何败,又是何以使强、何以致弱。
许多道理他自己心里也都知道,只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看了此书才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萧元度如获至宝,手不释卷。
匆匆过了一遍之后,探过身去,隔着书案捧住姜女的脸使劲亲了好几口。
“阿娪!”激动溢于言表。
他知道,姜女为这个定然耗了不少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