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姜女贵不可言三观解析 > 分卷阅读411(第1页)

分卷阅读411(第1页)

想,心里总算好受了些。

抬起右手,看了眼掌心圆形的痕迹,不免一笑。这还是当初姜女用银簪刺他时留下的。

那时只觉这女人不识好歹又闹腾,恨不得将她丢下马去,现在却欣赏起她危机中那股顽强不认命的劲头,人心的变化当真不可理喻。

-

说是游玩,到底还是变成了体察民情之旅。

出了巫雄城后,两人一路访查了多个地方,也将巫雄近些年的变化尽收眼底。

要说到最大的变化,怎么也绕不开蚕桑二字。

以灵水村为首,南部多地都种上了新桑。

新桑根系发达,抗旱能力较旧桑强,耐高温也耐湿润,还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适合北地气候。

既为嫁接,自不必从新株等起,一般都是在长了一二年的实生苗上再接名种桑,以使得相互之间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嫁接出的新桑不仅叶片比之旧桑大而且多,蚕也喜欢吃。

说到蚕,如今蚕桑户育的也都是新蚕,包括姜佛桑曾说过的白雄配黄雌亦杂交成功。事实证明出的确实是褐茧,价甚高昂。

仅凭二化性新蚕种,如今的出丝量就比之以往番了一番,茧质非但无损,反而更胜以往。唯一的不足也就是较为伤桑,而新桑又恰好弥补了这点不足。

耕田放牧之外,蚕桑如今已成了巫雄城另一项重要的民生支撑,还有因之而大有起色的商贸。商贸这块倒不限于蚕丝,譬如巫雄北部的毛布和毡毯,从自产自用到如今远销各地,不少乡民靠此解决了温饱之虞,并且积攒下了家底。

巫雄也因此成为了九原郡蚕桑第一城,并由此带动了周边城邑,甚至更远的地方。

“男采桑,女养蚕,日日过肥年”已成了蚕桑户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豳州皆有闻。

既到了灵水村,就不得不去胡女进的桑园和缫丝坊。

灵水村是新桑新蚕的头一个试点,而胡女进又是带头之人,新桑移栽的最初一段时间,萧元度网罗的那些经验老道的桑农蚕妇俱皆住了进来,对村里的蚕桑户手指面嘱、作专门指导。

胡女进虚心求教,期间又萌发出了新的主意——桑草间作。此法得到了那些老桑农的一致认可,如今也已小有成果。

到了胡女地承买的那片山坡,但见桑林成排,中间套作着紫花苜蓿草,郁郁葱葱,处处充斥着盎然绿意。要知道,这片坡地在两年以前还是“水不出沟,泥不下山”的状态。

话说回来,若真是个肥山,胡女进哪怕借遍全村怕也买不下来。

即便贱价买入,如今也欠了不少外债。还亏着她往日积攒下的好人缘,里吏亦对她多有帮扶,衙署那边更帮她免除了一部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