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彰亦垂下了头,面红过耳。
这一幕略有些熟悉,姜佛桑微微怔神。
“弟妇当初在崇州与那扈七郎也是行过礼的,该比咱们懂得都多,”翟氏不知何时又来到了姜佛桑身边,“只不知崇州的礼节和咱们豳州有何不同?”
左右都是人,她声音也没刻意压低,众人很难不听到。
庐内为之寂静,就连新郎新妇也看了过来。
翟氏这人心眼小,若想图个清静,凡事得捧着她夸着她才行。烦是有些烦,却也不算难缠。
方才若无郑氏吴氏中途插进来,姜佛桑的恭维她受用了也就无事了,偏偏众人的注意力都转到了姜佛桑的衣料和即将要办的织锦会上。
翟氏自觉受到冷落,心里存了气,竟是不分场合说出这些话来。
其实何用翟氏说,在场有谁不知她是被抢来的?
先为扈家妇,后为萧家媳,大礼当日抢她的新郎甚至都未出席——纵然那场婚典风光无两,也掩盖不了内里的难堪。
甚至这种难堪并不会因为时间地流逝而让人淡忘。
旁人或许会因为她的身份而一时噤声,但他们的眼神明明白白地透露着,没有人忘,大家记得都很清楚,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说得好听是天子赐婚,实际劫夺婚这三个字就刻在她姜佛桑的脑门上。
劫夺婚,稍微有些底蕴的人家都不屑,何况大族高门……
一抹凉意自眼底飞掠而过,满堂宾客中,姜佛桑笑容浅浅,唇角弧度不曾稍变。
似没听到翟氏的那句问话,也察觉不到众人眼中的打量。她并没有必须满足别人窥伺与好奇的义务,不是么。
卞氏率先反应过来,狠瞪了眼翟氏,而后笑着扬声:“还等什么,该共牢合卺了!”
罗氏也忙道:“对对对,快进授祭酒,可别误了时候!”
场面复又热闹起来,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等新人掷完瓢,众人又闹了一阵,这才从青庐出来。
菖蒲不想女君被指点议论,有意拖慢脚步落在了后头。
等宾客都去了前院入席,她看了眼若无其事的女君,“女君不耐暑热,不若咱们先回罢?反正吉礼也结束了。”
姜佛桑摇头,“来都来了,岂有半途而退的道理?以后若再遇这种事,难道都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