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凤命归时
说着,他另一只手还比划着,“青石地砖尽数碎裂,焦痕深达三尺有余。”
说到此处,他气息微乱,显然是一路疾走所致。
“最蹊跷的是,”云翎终于饮了口茶,继续道,“钦天监的人来得太快,就像……”
他一时语塞,气息尚未平复。
“就像早有预料。”
云昭冷冷接过话头,指尖在案几上划过,留下一道泛着寒气的冰痕。
她眸色渐深,“国师作何解释?”
云翎将杯中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杯盏重重落回桌上。
“钦天监的人说,国师观天象后断言,‘凤命未入中宫,故天降神罚’。”
云昭与江浸月对视一眼,眸中寒光骤现。
好一个借天象以压人的把戏。
这老狐狸,终于按捺不住,要逼她就范了。
云昭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倒要看看,这老狐狸能编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她一个“已为人妇”的女子,入主中宫。
自从云昭将那位怀有身孕的“丫鬟”托付给李淑文照料,这位将军府的少夫人便格外上心。
她亲自请了两个接生过王侯府邸的老嬷嬷,又命人将西厢房重新布置,窗棂都换上了遮光的软烟罗。
“卯时用燕窝,辰时服参汤,午膳必要有新鲜的河鱼……”
李淑文执笔在洒金笺上细细列着膳食单子,簪花小楷写得一丝不苟。
她还特意嘱咐下人们,“送膳时轻些,搁下就走,莫要扰了那位娘子的清净。”
想起自己嫁入将军府这些年的日子,李淑文不禁莞尔。
出嫁前,母亲担心她在婆家受蹉跎,还特意教了她许多对付婆母的法子。
谁曾想,云家上下待她如亲生一般。
公爹从不过问内宅琐事,婆母待她亲厚,夫君更是体贴。
这份恩情,她一直记在心里。
她知道,自家小姑是要办大事的人,如今云昭只嘱咐她帮这点小忙,她自然要尽心相助。
这日,听闻仁和堂新到了一批上等血燕,李淑文原想着府里库中的燕窝也不多了,准备派个管事去采买。
可转念一想,这等稀罕物,必定各家府邸都在争抢。
遂放下手中的绣绷,起身吩咐道,“备轿,我亲自去一趟。”
仁和堂里果然人头攒动。
李淑文带着丫鬟婆子们径直走向柜台,掌柜的见是将军府少夫人亲至,连忙将珍藏的极品血燕取了出来。
她仔细查验着每一盏燕窝的成色,不时用银簪挑开细看。
最后,只选了十二盏最上乘的,吩咐下人付了银钱。
想着难得亲自出来一趟,她又在绸缎庄停了一停,选了几匹最柔软的云锦,琢磨着那位娘子身子重,日后的衣裳料子,也得得格外讲究些才是。
回府路上,忽而听得街边传来孩童清脆的童谣声。
“金凤凰,落梧桐,寻常枝头不相容……”
她素手微抬,掀起轿帘一角。
只见几个垂髫小儿正拍手跳着格子,口中反复唱着这古怪的童谣。
在大雍,能与“凤凰”挂上边的,怕是只有自家那位小姑,安国郡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