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元彧是这么认为的。
三月十六。
元彧派出的亲卫将消息传到洛阳,除此之外……陇西这边也有噩耗传来。
莫折念生兄弟所率领的叛军,已经致使凉州大半沦陷,兵锋指向秦州和梁州,距离完成‘断陇’只差一步之遥。
跟朝廷想的完全不一样。
一个寒冬过去之后,叛军的势头反而越发强盛。
式乾殿内。
元诩根本没有心思读书,他看向身旁的元子攸和高乾,颇为茫然的问道。
“子攸,乾邕……难道朕真的错了吗?”
“或许朕一开始就该按照陈留公的提议,重视这一次六镇之民的叛乱?”
轮番的的坏消息,已经让元诩开始渐渐意识到,事情的发展已经脱离他的掌控。
叛军的势头越来越大,并没有像去年朝议时说的那么轻松和简单。
去年朝议上。
元乂言之凿凿,叛军没有多少粮草,只要过了一个冬天。
叛军必然军心涣散,饥寒交迫,朝廷大军北上便能势如破竹轻松将叛军平定。
可眼下呢?
元彧的大军被六镇叛军轻松击溃,就像是踢死路边的一条野狗一样那么轻松。
六镇之兵如此凶狠,真的能轻易平定吗?
第23章存粮告急,叛军势起。
元子攸当即摇头反驳,纠正道,“陛下!千万不可有此念头,您好不容易才树立起的威望,岂能轻易认错?天子何错之有?天子是不能下罪己诏的,下罪己诏是要亡国的,便是有错,那也是朝中大臣的错,朝政衰败至斯,边镇之民造乱,皆是因江阳王等人不行德政,明日朝会,陛下应当……”
原本还迷茫的元诩一听这话,不由眼前一亮,转忧为喜道,“有子攸相助,我无忧矣。”
翌日。
太极殿内。
元诩板着脸,语气森冷的开口道。
“去年蠕蠕王叛乱,江阳王提议令陈留公北讨蠕蠕,陈留公北讨回朝后,便向朕上表言明,请求改镇为州,朕当时以祖宗之法岂可轻易改变,拒接了陈留公的请求。”
“朕日思夜想,想来定是当时朝廷内有人走漏了消息,令六镇之人生出非分之想,这才酿成如今之祸!”
众人皆偷偷打量着李崇。
李崇面色大惧,进而又无奈的闭上双眼。
天子要你背锅,岂能不背?
就如同元子攸所说的那样。
纵使有错,那也是臣子的过错,若不是你李崇非要在朝堂上提议‘改镇为州’,六镇的那群蛮夷怎么会突然造反?
还不是你李崇的奏表给了六镇不该有的希望!
元诩顿了顿接着说道,“朕并非是要怪罪,只是眼下六镇之叛军尚未平息,陈留公多次北讨,对塞北极为了解,朕欲要让陈留公再次带军北上讨贼,不知诸位大臣有何意见?”
谁会拒绝?
塞北蛮夷多凶狠,谁乐意带军去平叛?
谁爱去谁去,反正不要让他们去就行。
元乂和元雍二人难得的意见一致,高呼,“陛下英明!”
李崇暗自叹气,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连忙出列躬身道。
“陛下,臣去年率军北讨,亲眼看见六镇军民生活疾苦,这才提议改镇为州,让六镇军民感谢陛下天恩,以安其心,老臣昏聩,未曾想竟会酿此大祸,臣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