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元孚带来的白虎幡,阿那瓌利用元孚的身份南下的势头,势如破竹!
根本就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抵挡。
就是因为亲自到大魏的境内探查过,所以阿那瓌比谁都清楚。
北魏如今就是外强中干。
有战斗力的士卒全被安排在边镇,而中军在钟离之战后,精锐死伤惨重,战斗力大幅度下滑,成为了鲜卑人往官场晋升的跳板罢了。
都想着要去朝廷当官,谁会天天去训练?
更要命的是……
除了中军和边军外,整个大魏的统治疆域内,各州郡同样武备荒废!
在孝文帝迁都之前。
各州郡确实都有鲜卑兵看守,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防范作乱。
可自从孝文帝迁都,太和改制后。
孝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分布在各州郡的鲜卑部落兵全部都召集到洛阳,将其编入中军,拱卫洛阳,以钳制天下。
这样的构想其实很完美。
北边有六镇的骁勇抵御草原,洛阳则有精锐中军拱卫,顺带着在南边的前线与南朝对峙,抗衡。
被抽走了精锐的鲜卑部落兵后,各州郡便只能在自己的治所内招募民兵维持治安,这样的士卒维持治安都很勉强,若是遇到强敌来犯,基本上就是白给!
这也是孝文帝改制后。
最大的弊病。
一旦北边六镇被突破防线,草原牧民南下,便如入无人之境。
一路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够阻拦他们的脚步。
况且。
阿那瓌这次带部众南下就是为了劫掠,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攻城。
而各州郡的刺史也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靠手底下这群平时只会务农,临时征召过来的农兵去跟草原骑兵在城外打野战?
抢去呗。
城外的黔首死了就死了。
豪族自有坞堡,也能自保,这时候哪还顾得上那么多。
南下的柔然人就跟狼入羊群一般,予取予求。
甚至一路抢到了大魏的旧都,平城。
而这个时候。
洛阳这边才收到消息。
…………
“可恶!该死!”
“我早便断定,柔然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果然作乱了!!”
“江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