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
换一种说法,那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呢?
在刘桃看来,退回去其实也没什么错。
如果在这种小事上处处忍让,
有些孩子就会得寸进尺,更加欺负。
嗯,其实哪有什么样的正确方法,每一个人的考量都不同,只能说怎样做对孩子才算是最好的。
刘老师没想到居然送了这么一个大把柄到跟前儿。
怎么能教育孩子好斗呢?
“我觉得欧畅老师这样的做法很不对,孩子是一张白纸,尤其是三四岁,五六岁的孩子,我们就应该教育他们处处谦让。”
被推一下没什么,人家说不定不是故意的,不小心。
“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让人家再退回去,万一推出个好歹,这个孩子能承受得了吗?”
这个孩子的家能承受得了吗?
“人家什么身份啊?看那个样子一身名牌儿,一看就是父母教养的好。”
再看看旁边儿那小孩儿一身朴素。
有时候就应该有些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条,现在不教育孩子,不教育孩子,长大了还了得。
网友们听了半天,刚开始还觉得有些道理,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靠谱。
明明孩子都是一样的,怎么就扯到衣服穿着了呢?
合着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得受到冷遇,就得受欺负。
和着穿名牌儿的孩子,想推谁就推谁。
这是什么道理?这又是什么想法?
——【前两天还觉得这个老师有些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不会称之为专业。】
——【我现在一听,这方法忒不靠谱,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得受欺负吗?】
——【我刚刚还觉得欧灿老师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偏激了?可听这个老师一说,我觉得人家的做法不偏激,已经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法。】
难不成被推了之后轻飘飘道个歉?
然后再给孩子说以后遇到这种事儿躲远着点儿,以后遇到这种穿着的人躲远着点儿,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
就是这种话就是这种意思,导致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畏畏缩缩,担惊受怕,胆小怕事。
很多事不敢想,很多事儿不敢做,就是怕心里那根弦绷着,出了什么问题自己承受不了。
虽说这个意思是正确的。
我们平时是不能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