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夏握紧了他的手。
“苗苗说你今儿的早膳还是一口都没能吃下去,这怎么能行?”雍正深深皱眉:“一会儿还是叫刘裕铎再来看看,你自己不是也说么,人是铁饭是钢,再这么下去,你的身子受不了。”
池夏连连点头:“知道了知道了,您快别念叨了,这就去吃。”
一边说就一边往花厅走。
雍正的眉头依旧没松开:“今日蒙古的捷报到了,年羹尧已经收服了准噶尔的几十个部族,重新编订了蒙古旗,不日就要返京了。年氏也随他一起回京。等她回来,你也召她进宫来给你瞧瞧。”
“多少有点小题大做了吧?大军从蒙古一路行进回来,少说也要俩月,到时候肯定没有孕吐了,说不定吃得太多,还得她帮我控制食欲呢,”池夏笑着亲了他一下:“今儿没上朝,还有什么好消息啊?”
她这几天反应大,早上有时血糖不足,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没有精神,已经有两天没去早朝了。
雍正原是不想让她过于操心,但稍想了一下,还是说了一件事:“郑元宁上了一个密折,你或许想看看。”
池夏一惊:“算着时间,他才到台州不久吧,这么快就查出结果来了?走私倒卖矿石的背后主谋?”
“这个还没查明,不过他折子上说的这件事,跟你也有一点关系。”雍正递给她看:“关于你的姨夫,和他的几个座上宾。”
第349章仙居县衙
密折还是郑元宁刚到台州后不久奏的。
他在台州“入职”后,就向水师提督递交了雍正的手书。
手书内容便是命郑元宁巡检每个县城的营地营房和每一片海域的巡防营。
水师系统基本没有人不知道郑元宁的名字,也都知道他是亲手做出第一代改良战舰的人,更是皇上和皇后的心腹。
对他带的这个“特殊任务”自然是要倾力配合的。
到台州的第三天,郑元宁就带着自己的副官、随从和水师中的战舰维护工人,以及从京城带来的亲卫出发了。
第一站便是池夏的姨父、也就是燕妮的父亲林庆山所任职的仙居府。
仙居盛产杨梅,初夏的季节,满山满谷都是郁郁葱葱的果树,红红的杨梅果子。日照好的地方,已经有大片大片的紫红色。
市场上也是热闹非凡,一来这仙居县城离台州府衙不远,一贯是个热闹的地方,二来杨梅果到了成熟的季节,各地的客商都聚集在市场上挑选果子,贩到各地。
且天热了杨梅就容易变质,偏偏这果子又极娇贵,压不得扔不得,必须摘下来就放在冰桶冰室里,在一两天内运到目的地,客商们有不少都是亲自来挑选,装箱的。hr